妈妈做的越少,孩子成长得越好

陈妍妈妈 原创

2017-09-07 15:52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6-12岁


 

有的妈妈总是希望能尽可能地保护孩子,希望孩子永远快乐,并且永远不遭受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任何痛苦。

可是面对这样的妈妈,爸爸却很担心过度保护孩子,会让他变成一个废人。

那么父母爱孩子并确保他们快乐,到底有没有错呢?

托蒂·伯德是一位励志演说家,他曾说过:“孩子有四个成长阶段:抱起我,抱紧我,放下我,对我放手。”

尽管这可能是一个过分简单化的说法,但在某种程度上,你作为父母的目标是要养育一个能像成年人一样作为的孩子,一个能独立的孩子,一个能在生活中有所贡献并感受到成功的孩子。

如果你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并解救,你就很难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快乐、成功的成年人。

孩子们需要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失望肌肉”,以便能处理生活中的坎坷起伏。

你越是试图干涉、管得太细,孩子就越容易丧失信心并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你的孩子可能会变成一个相信自己有特权的成年人,并认为其他人必须为他的健康和幸福承担起所有责任。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爱护孩子,又不致于形成过度保护呢?

1、不要事事为孩子抢着做。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在你介入之前,要先看看孩子不会怎么做。

要保持在安全距离内,但要闭上嘴,睁大眼睛。

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孩子能多么经常地解决问题,而不用你的帮助。

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要稍等一会儿,然后问:“你愿意我帮你吗?”即使在这个时候,也不要解救孩子,但要用头脑风暴想出一些他们能够实施的方法。

2、要知道赞扬和鼓励之间的区别。

要当心说“好孩子”,而要具体说出孩子做了什么:“谢谢你帮我溜狗,小狗真的很喜欢你牵皮带的方式。”

或者,“我注意到你是那种喜欢自己切食物的孩子。”

3、要允许感受,学会识别感受、说出感受的名称并承认感受。

如果孩子感到沮丧,没关系。这不会要孩子的命。

如果你的孩子在被一个朋友拒绝后感到伤心,只需要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并相信他会挺过去。

4、让孩子做家务,并为他们安排做家务的时间

在家多准备一些小工具、扫帚、椅子、凳子等等,以便孩子能够帮助你做家务活。

如果孩子有很多家庭作业是做,也不要让他们跳过每天的家务时间。

要期待孩子安排好他们自己的时间,做他们该做的家务或者与别人交换。

要对你的孩子有信心。

当孩子说“我不干了”,而你知道他或她能干时,要说:“我相信你干得了。”

如果你不认为孩子能做到,要说:“我们现在先忘掉这件事,明天我会教你怎么做。”

5、给孩子一些零花钱

教孩子学会自己管理零花钱。

当孩子花光后,不要解救他们或给他们买东西

6、要为自己何时愿意为孩子做事设立界限,然后要坚决执行。

要告诉孩子,衣服你只洗放在洗衣篮里的。

你也不会把孩子忘记带的午餐送到学校。

7、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要求你的孩子尝试新的活动,在他们确定自己是否不想继续一项活动之前,要给孩子3-4次机会。感到害怕没关系,但不能不尝试。

8、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

如果家里超过一个孩子,要注意,不要特殊对待家里最小的孩子。

不要仅仅因为他显得比家里的其他孩子年幼和弱小,就认为他没有能力。

排行最小的孩子,往往会由于在家像婴儿一样被呵护而失败。

9、要愿意让孩子现在遭受点痛苦,以防止今后更大的痛苦。

孩子为了得到特殊对待而哭闹和央求,很可能你比他们还伤心。

当你相信娇纵对孩子毫无益处时,你就会更容易做到和善而坚定地避免娇纵孩子。

10、从错误中学习

要相信你的孩子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要带着敬畏之心看着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改正。

 

作为过来人的家长都会知道,每当我们面对一件自己从未尝试过的事情时,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孩子也一样。

学习并掌握新技能的方法,除了多练习多尝试,别无他法。

如果家长能在孩子身边做他们的教练和啦啦队长,但不是佣人或仆人时,孩子们会从承受的压力以及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经历中,学会时间管理。

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勇气,而不是习惯成为受害者。

 

最后,父母自身有一种心理也值得注意,比起孩子,父母自己其实更想被孩子需要,最好是永远都会被孩子需要,但是,一定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变得坚强并且自由翱翔。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