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社会热点 > 正文

比“鸡腿妈妈”惨的人那么多,你们为什么不去同情?

U12家庭教育 发布

2016-06-15 16:45

栏目:综合

6月1号当天,“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母亲偷鸡腿给生病的女儿”成了最热门的话题,“鸡腿妈妈”成了焦点人物。

报道出来三小时之内,全国爱心捐款已经超过30万元。

此后舆论经历了几次反转。有人指出鸡腿妈妈是惯偷。又有媒体推翻了这个结论。也有媒体披露孩子不是自己亲生,而是从姐姐那里过继的。

然而这些并不会阻止大家对“鸡腿妈妈”表达善意。

根据新闻报道,这些天,每天都有大批人持续捐款,还有很多人拿着钱和礼物去医院看望,更有人表示愿意和她结婚。

她每天都要接受很多采访,她和女儿成了医院里的“明星”。他们所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女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治疗费用等情况。  

真正触动我的,却不是这个新闻的核心部分,而是看到新闻中其他病人家属的痛苦:

同一病区的另一个妈妈王玉琴,跟“鸡腿妈妈”一样,有两个患有严重肾病的女儿。

她老公是瓦工,两个女儿治病花了40多万,家里撑不下去了。她侄女帮他们在网上发起了众筹,只筹到2万多,更多人认为他们是骗子。

看到别人家孩子这么“幸运”,她的情绪有点激动:“难道也要我去偷么?”

而另一个爸爸王国华,他儿子从肾病转为尿毒症,6年花了30多万,他对记者说,比她孩子病情严重的人有很多,家境更差的也有很多,站在她旁边,看着大家给她捐钱,他们其实很难过。

医院的医生也说,“比‘鸡腿妈妈’苦的累的多了去了,你们捐款真的捐不过来。”她们之前还遇到母亲因为穷,直接把生病的孩子扔在医院,跑了。

医院无奈之下,向社会发起捐助,只筹到1万块。  

为什么我们只关注到鸡腿妈妈,而看不到那些境遇同样悲惨,甚至更加悲惨的其他人?

曾经看过一篇时评,我印象特别深刻,大意就是,现在单单是穷,单单是惨,已经不够了。你要穷得新颖,你要惨得有戏剧性,才能引起关注,才能得到帮助。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报社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人找媒体求助,有打工被老板欠薪的,有出了车祸肇事者不肯赔钱的,有孩子得了癌症无力治疗的……

有些可以被报道,有些不能被报道。因为不是每个故事都具备新闻价值的。就像跟“鸡腿妈妈”有相同境遇的人问,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去偷东西?不是。

“鸡腿妈妈”这个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因为是在大众视野内第一次发生。重复出现的事,就不再是新闻了。  

是的,你会指责媒体,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性报道?你们完全可以把所有苦难都告诉大家啊!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上门求助的每个人,媒体都报道,那么首先,报纸上你将看不到任何其他新闻了,全都是求助信息;

其次,即使都是求助,真正能打动我们的,也是那种更有记忆点的故事,更具有煽情效果的当事人。

想想看,那么多悲惨,为什么我们就唯独记住了那些新颖的、有故事性的悲惨呢?

据官方统计,中国儿童每年死亡数量多达20万,我们能记住的,却只有寥寥几个……比如广东那个被两辆车碾压的小悦悦,7分钟内18个路人路过,视而不见;

比如南京吸毒妈妈把两个女童关在房间里长达一个月,以至于两个小孩活活饿死;

比如洗衣机绞死两个女童,当时也是引起轩然大波。

比如掉进油锅的5岁女孩妞妞,引发全民捐款170多万。  

昨天还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感慨,她因为亲人得了白血病,感同身受,常常转发那种为白血病人捐款的筹款活动,开始还有人来参与或者评论,后来渐渐大家也麻木了,都假装没看见了。

这些人没有爱心吗,不是的。他们对“鸡腿妈妈”的事很上心,不少人第一时间去捐款了。她跟我分析说,可能她平常转发的那些信息,太千篇一律了吧,都是“我的家人本来好好的,晴天霹雳,发现孩子得了绝症,治疗花费了多少钱,家里一贫如洗,后续治疗还需要多少钱,希望得到大家帮助……”她说,久而久之,大家都麻木了。

可是,真相就是,大多数人的苦难就是单调而重复的。没有什么新意可言。即使你有新意,还需要一个好的触发点(比如“鸡腿妈妈”是在儿童节这天被抓到的),最好还有被自媒体大V或者强势媒体关注到。这对弱势群体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没有新闻爆点的人,就不配得到救助了吗。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社会没有常规的有效的救济制度。更尴尬的是,我们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具备足够公信力的组织或机构去评判谁需要帮助,谁能得到帮助,谁能得到何种程度的帮助。民间救助很好,但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先不说别的,就单说穷人看不起病这个事实吧(因为大部分救助都基于生病无力医治)。这会让很多人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我们的长辈都说希望生了病不要拖,赶紧死,因为他们怕巨额的医疗费用会压垮孩子。这么大的问题,不应该靠民间捐助去解决,应该靠制度去解决。美国也有买不起医疗保险的穷人,他们不需要向媒体卖惨,只需要靠走正规程序就可以获得救助。可以申请由政府提供的“医疗照顾计划”和“医疗救济计划”两种免费医疗保险。如果没得到这两种保险,还可以申请其他地方性的免费保险计划。

英国有全民医疗服务体系,药费很低。重大疾病、医疗器械或者医疗设备超出你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申请相应救济。这才是普世性的。

其实写这篇文章更让我伤感的一点是,2006年就有人写了不要逼穷人去讲故事,因为“常规救济才是穷人的希望”,然而现在是2016年了,10年了,当时的观点依然适用。

希望再过10年,我们再也不需要类似的文章了。

真正好的社会,应该能让没有故事的人也得到帮助。


文:咪蒙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