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生活技能 > 正文

男孩“娘娘腔” 女孩“假小子”

孟母教育 发布

2016-02-18 08:47

栏目:综合

年龄:

  有这样一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彪悍女汉子盛行,娘娘腔男孩不少;女孩行事狂野,男孩遇事娇气;穿戴打扮,女孩男孩都越来越趋于“中性化”,各自的性别特色被掩藏。

  传统意义上,社会所希望的男孩像男子汉,拥有“坚毅”“果敢”的品质,女孩像淑女,要做到“温柔”“娴静”,却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上显现不出来。

  这种现象,从长远看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背后又折射出哪些教育问题?身为家长,又该如何去应对?

  故事

  我的儿子为何弱不禁风?

  “我发愁儿子不够阳光,性格像女孩。”张女士儿子壮壮今年9岁。因为孩子的父亲经常出差,所以张女士陪伴儿子的时间比较多。她觉得儿子比较小气、爱发脾气,遇到事情爱掉眼泪、斤斤计较等。在学校遇到一点儿小事,他都会回家告状。张女士稍微说一句,壮壮的眼泪就哗哗流。眼看儿子越来越大,张女士越来越发愁。儿子怎样才能更阳刚一点儿呢?

  探因

  偏女性化生活环境在影响

  教育专家孙云晓与儿童心理学博士李文道、赵霞合作完成的《拯救男孩》一书出版后,曾引起社会各界对“男孩危机”的热议。该书总结出中国男孩的四大危机,即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他们指出现在的男孩危机重重:第一是全线危机,从小学到大学,从幼儿园开始,男孩表现就不如女孩;第二是全面危机,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如女孩;第三是全局性危机,中国男孩的危机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从大城市到乡村、从南到北。

  究其原因,李文道认为,“不称职的父亲”是诱发男孩危机的原因之一。“父亲和男性教师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应该大于母亲。但由于很多父亲更注重物质给予,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儿童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李文道表示,中国社会所推崇的“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子关系的传承。当父亲脱离了“榜样”角色,男孩会一直生长在“女性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结,更有可能成为一种“中性”形象。

  同时,李文道也认为,偏女性化的生活环境也是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之一。男子汉气概形成的一个主要途径是观察与模仿。许多男孩从小由妈妈、姥姥等女性养育,在幼儿园和小学,女教师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女教师会本能地习惯地按照女性化的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孩子,教育过程中过于细致,教育活动过于注重安全安静,而男孩更高的运动需求往往被人为地压抑,男孩喜欢动手体验的优点往往被不自觉地看作为缺点。

  这样,在家庭和学校,男孩长期生活在一个偏女性化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榜样爸爸又没能发挥好榜样作用,男孩不男也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了。

  故事

  女儿喜欢混男孩圈,怎么办?

  陈先生觉得8岁女儿活泼过度,不像其他女孩那般文静。遇到事儿,喜欢撒泼打滚。在学校也不喜欢跟女孩玩,爱混男孩圈,跟着一群男孩打打闹闹,跟男打架也不怕,被其他同学们称为“女汉子”。陈先生期望,孩子长大了就会变得娴静一点儿,“女孩还是要有一点儿女孩样。”

  探因

  让女孩接受“男性化教育”

  当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考虑到社会竞争的压力,会要求女孩子能够自立,不要依附男人等,于是便向着男性化的方向去培养她们。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文教授指出,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具有中性化特质的人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对于拥有女孩儿的父母来说,他们当然很希望女儿长大后能自立自强,所以容易把她当男孩儿养。

  “男性化教育”包括鼓励孩子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在职业选择上也能够从事一些传统观念看来女性不适合从事的工作。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超过90%的家庭使用趋向男性化的方式来教育女孩。

  一项对“青春期性心理研究”的课题调查发现,对自己性别不满的女生比例已占50%。她们对自身性别不满,是因为觉得做女性意味着软弱受欺负,会受到性骚扰,学习会越来越比不过男生,在就业等方面容易受到歧视。因此,她们想当男孩,自然在言行举止方面对中性化容易认同。

  很多女孩之所以追求中性化,大多时候是为了追求流行美,或者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问题,所以想要更好的去解决这种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心理因素在驱使她们往中性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个性才会更有吸引力。在很多老师看来,反传统、求新,成为女孩吸引人的亮点。所以有些女孩借助中性化来得到更多的认同。有些女生从来不穿裙子,喜欢穿宽松的T恤,言谈举止模仿男生的样子,在校园里到处走动;这样的行为吸引了其他一些女生的喜爱和崇拜。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都很“爱美”,在她们眼里,流行就是美。于是就去效仿、跟风。

  论道

  因性施教 让孩子认识、接纳自己

  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孩子年幼时,往往都会有意无意地依据性别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教育,如在给孩子挑选礼物时,给男孩购买汽车、足球、手枪,而给女孩买毛绒玩具、芭比娃娃等;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时,带男孩经常玩的是打仗、爬山,带女孩常玩的则是跳皮筋、过家家等。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因性施教”的做法被一些老师和家长所渐渐地忽视。

  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心理咨询师胡莹洁老师指出,家长总是等到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才意识到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有缺失了。父母忽略了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进行性别教育。性教育在孩子每个阶段都依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其特定的内容。其中,在婴儿期需要为孩子取个适合性别的名字,幼儿期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照性别为孩子着装,规定孩子的角色行为和情感反应,到了青少年期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应该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采取不一样的方式。”那敏老师是“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在她看来,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在以往的性别教育中有很多刻板印象是束缚孩子们个性发展的,也不利于孩子们未来的社会适应。我们现在进行的性别教育力图克服这样的刻板印象。

  孩子的性别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稳定的性别意识多出现在青春期的后期。6至12岁的小学阶段则属于孩子性别学习和表现时期。那敏建议,在小学低年级,要通过身体特征、服饰特点等让孩子更多地认识自己的性别;在小学中年级,要正确引导孩子发现和迎接自己身体的变化,防止孩子因为身体变化而产生恐慌心理;到了小学高年级要引导孩子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同时也能认识和接受异性的身体变化。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发觉其所欣赏人物的优秀品质,浸润式地进行性别教育。

  那敏说:“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一些问题时,家长不要一味地埋怨、教训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性别角色,觉察自己的性格特点,让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爸爸不隐身 妈妈做表率

  很多现代家庭结构依旧受着儒家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妈妈肩负孩子的成长教育。“父亲和男性教师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应该大于母亲。

  对于女孩而言,母亲的榜样作用则更为重要。魏兴说:“母亲在家中要通过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规范女孩的行为礼仪,有意识地对女孩进行训练。通过群体效应,带女孩参加社交活动,学习一些插花、茶艺课程,在体验中感受作为女生的魅力,提高作为女性的自信。”

  性别刻板印象要不得

  “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但近年来,从中性服装到中性发饰,再到中性心理,“中性风”大行其道,被很多人视为一种时尚和进步。相关心理学专家认为,中性化流行与独生子女政策有重要关系。

  陈女士有一个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日常教育中,陈女士采取的方法是,把孩子“既当女孩养,又当男孩养”。她还特别注意培养女儿勇敢和开朗等“男孩儿特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会让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儿,从小养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在李文道看来,将性别教育理解为“男孩要做男孩该做的事情,女孩要做女孩该做的事情”就过于狭隘了。“中性化本来并不是问题,一些研究也证明,兼具男女两种性格特点的人更具竞争力与创造力,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在认清自己性别角色的同时,吸收异性身上的优点。家长不要有性别刻板印象,认为什么事情是女孩不能做的,什么事情是男孩绝对不能做的,这样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孩子模仿明星,推崇打扮中性。北京二中分校心理教师魏兴表示,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全盘否定禁止孩子的行为,而且,这也是家长限制不过来的。他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方面问题后,不要急于禁止,而是应先主动了解孩子所喜欢的明星,与孩子拉近距离,再通过抛出性别教育话题、相关新闻的方式,听听孩子的见解与思考。“就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对于自己的追星行为,有着比较清晰认识和思考,如果将明星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加以利用,追星不但不会成为孩子性别角色认同的障碍,还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动力。”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