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差不差,就看家长有没有这种逗弄孩子的行为

叶佳妈妈 原创

2017-07-28 09:46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6-12岁

很多人常常因为孩子可爱,忍不住想去逗弄孩子。虽然大多数逗弄孩子的都没有恶意,但他们对孩子说的话,却真正伤害到了孩子。

孩子年龄还小,心里发展不成熟,从心里高度上来说,“妈妈不要你了”这些话,孩子是不能也不愿意接受的。

孩子受到捉弄,心理很容易担心,怀疑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要自己了,想着本来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妈妈离开了自己,而自己也不能陪伴在妈妈身边,却要和一个陌生的人去一个陌生的场所,想想孩子就会害怕。想到这些,孩子害怕的哭,而大人呢,大多数却在逗弄完后哄堂大笑,让孩子更加迷茫……

孩子们会担心在未知的地方会不会有未知的东西。他们担心饿了是不是有好吃的,困了有没有妈妈陪睡;在那个未知的地方有没有人会温暖的抱着她、给她讲故事;也不知道那未知的地方有没有怪兽威胁自己的生命…

很多未知的因素影响着孩子,他们变得敏感、自卑、恐惧、多疑,情绪不稳定、没有安全感,不容易相信别人,也难以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大人们很多时候不知道,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可能在孩子心理种下一颗种子,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于逗弄孩子的行为也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他看来,和孩子玩儿是一种德行教育,把孩子逗哭尤其能体现大人德行方面的缺陷。利用孩子的心理,居高临下的用孩子害怕的弱点,逗弄孩子哭、让自己开心,是耻辱的行为。

为人父母呢,遇到这种情况,要严肃给予对方反馈,千万不能让事情顺其自然的过去。

家长可以微笑着看着对方的眼睛、也可以拉下脸,态度坚决的告诉对方,不能和孩子开这种玩笑,容易让孩子出现心理阴影,孩子自己不喜欢也不能接受,希望对方理解,可以的话,最好能给孩子道歉。

其次,家长要理解并安抚孩子的情绪。面对孩子的不安,要理解接纳,告诉孩子你肯定的答案,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样,家长永远站在他这一边的,能够帮孩子抵挡,教孩子正确处理问题。

最后,鼓励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礼貌的拒绝别人的逗弄。即使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应付自如,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赢得大人们的尊重。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苏小夜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