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 | 蜜罐里的孩子总要有人管管他们

U12儿童心理 原创

2016-11-14 14:23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U12阅读提示:本文适合所有孩子的父母阅读,全文约1200字,需要花费您约3分钟的时间。

导读:我们本期来聊聊蜜罐里的孩子,也就是被宠坏了的孩子,关于这个话题,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国外某机场拿到登机牌等登机时,看到这样的一幕,国内一家人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也是排队候机,当时机场的路线是由一个个可移动的路标围城的一条道,通向安检口,只见那个十岁的熊孩子排队等着无聊,将他走过的所有路标全都换了位置,他换时旁边一位乘客对孩子说“你这样不好,别人会找不到路的”,孩子脱口一句“关你什么事”冲的旁边乘客哑口无言,而孩子的父母却还在旁边有说有笑,根本没有制止的意思,反而孩子奶奶模样的人还摸着孩子的头好像还在夸孩子真聪明。却不知,后面好多乘客因此而误找了了好几次路,对于这个孩子的无奈,我能做的,也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找到他们应走的路。其实关于这件事,我们今天想探讨的并不是熊孩子们所谓的淘气行为,更想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可能由于婴儿期养成的一些习惯,使父母和老人都在孩子的成长中逐渐形成了“要什么,给什么”,尽量伺候好这个全家人的宝。但殊不知,这种习惯渐渐会使孩子认为全世界所有人都欠他的,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

你总认为孩子还小,有些事情大一点就好了,却不知道,你的纵容和包办成就了他一切理所当然的意愿,反而有一天他大学毕业了,身为父母的你们突然说,这孩子太不懂事了,性格乖张、目无长辈,就知道啃老。可是你却忘了,是你帮他养成这样的,还记得人是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的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怕他受到伤害,孩子做错事情从不认真的告知他错了,并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他有一天无视规矩、真的犯了滔天大错时,即使父母愿意也不可能帮他承担一切。但此时的孩子已形成懦弱,不再能经受得住困难。

也许听到这里,你会抱怨,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你养成的,而是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纵容的结果,但是我想问,如果连教育孩子的责任你们都不想承担,还有什么责任你们是可以承担的起的?所以,一定要记住,孩子是我们的,教育问题一定不要指望他人。

那面对孩子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从小就避免呢?

第一,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权”,民主要从家庭成员的每个人做起。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私,不关心他人就是在家庭给与他的“特权”中养成,例如三四岁的孩子还必须每天爷爷奶奶追着喂饭;例如只要孩子一哭,家里一切事情都听孩子的;再比如家里只要有好东西必须先给孩子等等。这些“特权”看似没什么,只是一种爱的表达,实则会让孩子形成“自己就是老大,别人必须听自己的,好东西也必须是自己的”等可怕的认知。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将孩子视为家中平等的一员,有权利就应该有相应的义务,例如自己的饭自己吃,如果吃不饱就需要饿肚子;即使哭闹也不能解决自己想怎样的问题,必须有其他相应的付出才会有回报;好东西要家人一起分享,不是自己可以独享的。这些行为的慢慢培养,孩子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的。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避免过度保护。

其实这一条,我们在以前的节目中多次强调,但身为父母的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帮助孩子安排妥当一切。要知道吃饭、穿衣、甚至简单的家务其实是每一个三岁左右孩子都应该能掌握的,就因为我们的不舍得,却剥夺了孩子拥有这些能力的机会。

孩子远比我们想的要坚强的多,很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归根到底是父母不肯放手造成的,多些鼓励,少些担心,孩子会成长的更加健康和阳光。

第三,与朋友相处中,父母尽量不要干预。

前段时间还碰到一个事情,我常买花的那家店,旁边两个店家打起来了,看得我瞠目结舌,我问花店老板怎么了,老板告诉我是两家店里的孩子一起玩时突然打起架,后来一家家长就气哄哄找上门,二话不说就出手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小时候屡见不鲜,甚至习以为常。但他真的不是个好现象。

孩子玩闹中有口角、甚至打架都是常见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被打了就找上门讨公道,因为这些事情是没有公道可言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让他们之间独立解决,当然如果有欺凌的成分,父母要果断帮助孩子出面,但只要不是这种特殊情况,父母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当个“谋士”,然后“袖手旁观”。

孩子是每个家庭中的宝,我们不能否认,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孩子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不会永远待在家里,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又怎么放心孩子在这个险恶的社会上闯荡呢?蜜糖是个好东西,但不可多,只可用于调味。

育儿电台:http://fm.under12.cn/#/program?id=1289

作       者:彭琳  U12育儿撰稿人

图片来源:网络

U12育儿原创文章,非经允许谢绝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