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吗?如果有,怎样弥补呢?

U12家庭教育 发布

2016-09-20 17:36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3-6岁6-12岁

“把尿”是指成人抱着孩子强行要求孩子大便或者小便,另外也可以将把尿的范围扩展到成人不断提醒或者要求孩子大小便,因为成人的提醒和要求干扰了孩子排便控制系统的发展,对孩子排便控制系统的发展带来了破坏。

通俗地讲,把尿,就是指孩子没有便意,成人要求孩子一定要尿出来。

在我们的文化中,孩子不尿裤子意味着孩子乖,父母教育得好,反之就是父母失职,孩子不乖。于是,孩子尿裤子行为直接关系到了成人教养孩子的水平和面子。

1、把尿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省钱,把尿可以省下购买更多纸尿裤的钱

第二个原因是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成人总是认为,把尿能够让孩子形成大小便的好习惯,期望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大小便,比如,不论孩子当时是否愿意,都要求上午10点大便,成人认为这样定时定点要求孩子大便,孩子就会养成每天10点大便的“好习惯”

第三个原因是功劳心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尿湿裤子,或者从来不大便在裤子里,成人就会以此为荣,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2、频繁把尿给孩子带来的破坏

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意愿大小便,其结果是对孩子自身大小便控制能力发展的破坏,这些破坏有:

第一个破坏:孩子的括约肌功能发展滞后

在孩子还没有感觉到便意的时候强行把尿,不断提醒孩子去洗手间排便排尿(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当尿液还没有装潢膀胱,括约肌还没有被刺激,膀胱里的小便就被成人强制性地让孩子排泄掉,括约肌受到的刺激越少,其功能的完善就越滞后;成人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孩子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发展。

第二个破坏:孩子难以建构自身的排便反射

被强行把尿、被不断提醒大小便、被强行要求解便的孩子,排便反射是由来自外界的成人指令控制,而不是孩子身体自身的神经反射。

当有外界指令的时候,孩子就遵从外界指令排便,当无人提醒或无人把尿的时候,孩子的膀胱即使已经装满尿液,他也不知道去洗手间脱下裤子坐在马桶上排尿,此时常见的情况就是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

第三个破坏:孩子的人格建构遭到了破坏

孩子因自身控制小便的能力发展滞后,在同龄人都已经不尿裤子的年龄,还在尿裤子,这样的行为会遭到成人的责骂,小伙伴的嘲弄和玩笑,导致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排便反射被破坏后的修复

生命本能的发展有一个永恒的法则:在发展中被耽误了的生命本能,会寻找时机重新发展和建构。

由于排便系统功能是人类生命中必须完善的一个基本功能,一旦遭到破坏,生命本能就会自行启动修复过程。

当成人不再24小时控制孩子,孩子可以自由大小便的时候,孩子的自身排便控制系统就获得了修复的机会。

修复的过程是从婴儿阶段的排便模式开始,重新经历上述自身排便控制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

父母帮助孩子完成修复过程的原则有:

原则一:给予孩子重建排便自身控制系统的时间

原则二:放松心态帮助孩子重建排便反射系统

对孩子真正地接纳和信任,孩子就能够修复。

原则三: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修复行为

放下焦虑,耐心等待,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原则四:父母需要反省自己的养育方式

4、训练孩子排便的目的

当孩子告诉父母要尿尿的时候,就可以带孩子到洗手间进行解便,这就是训练的时机到了。

如果孩子没有发出解便的信号,不要强行要求孩子到洗手间解便。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我们要训练孩子的大小便,所谓的大小便训练,就是在孩子已经发出大小便信号的时候,及时地帮助他认识到:到卫生间——脱下裤子——坐上马桶——然后排便。

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懂得这个程序,正确目标是帮助孩子认知在什么地方大小便,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大小便,大小便应该由孩子自己来掌控,这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大小便的必经之路。

孩子一岁左右,可以为他准备一个尿盆,避免孩子来不及到卫生间而造成的紧张。

孩子一旦发出小便的信号,我们就将尿盆端到孩子面前。渐渐地孩子就知道了他专用的尿盆,小便的时候会自动走到尿盆前解便。

等孩子熟练掌握在尿盆小便之后,可以将尿盆移到卫生间,这一切就会很自然地过渡。

越是顺应孩子的排便控制发展规律,孩子就越能够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5、被把尿的孩子一定会出现问题吗?

出现排便问题的孩子有以下一些共性:

第一是被长期(持续2-3年以上)把尿或者长期被提醒解便的孩子。

第二是被执着把尿的孩子,“执着”意味着成人几乎控制着孩子的每一次大小便

第三是被定时把尿,照顾者定时定点地对孩子把尿,或者提醒并控制孩子排便,并且一定要求孩子按照照顾者的意愿解便。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孩子,一定会出现排便问题,这些孩子在6岁左右都还存在着经常尿裤子或者大便在裤子里的问题。或者在成人的提醒下才会去解便,没有成人的提醒就会解便在裤子里。

如果成人对孩子有把尿的行为,但并非满足了如上所述的三个条件,那么孩子的解便问题可能不会太明显,成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不执着与不长期坚持都给孩子带来了修复的契机,孩子就会有机会完善自己的排便反射系统的发展。

“一些孩子被把尿,也没有出现问题啊”这样的看法,只排除了排便系统出现的问题,没有思考孩子在心理和人格上的健康发展是否被把尿破坏。

成人对孩子的强行把尿,破坏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在生理上的自我管理发展,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大小便都不能自主,要听命于他人,孩子人格中最重要的尊严、独立性、自主性都不同程度地被把尿破坏了,这些破坏不是“显而易见”,不等于孩子“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资源来源:《善解童贞》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胡萍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