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没有被逼上兴趣班的你,如今还感谢父母吗?

文戈 原创

2017-07-27 09:53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6-12岁

我就是当年没被爸妈逼着上兴趣班的人,如今我常常羡慕身边多才多艺的人,感叹自己的一无是处。

 在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一门特长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情,因为小学、初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家庭环境,彼此之间都是差不多的,从来不会觉得别人与自己是有差距的。直到高中那年的元旦汇演,坐在后面的我远远地看到舞台中央放着一台古筝,同年级的一位女生气质卓然的端坐在古筝前演奏着。当时的我特别羡慕那个女生,那一刻她是所有人的焦点,大家的眼中满含欣赏。到现在我都还清晰的记得她演奏的筝曲是《渔舟唱晚》。

 

毕业后我在因缘际会下进入了一家做古筝行业的公司,在入职培训的时候,我才知道《渔舟唱晚》属于入门级别的曲目,也听过了很多大家的演奏,可是我只记住了高中那年那个女生的演奏。从小到大学校所有的节目都是以唱歌、跳舞为主,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不一样的表演,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工作后,我发现身边很多的同事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长,看他们的朋友圈不是晒自己作的画,就是晒自己写的字,唯有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平庸。

 

小时候父母没有这个意识,更多的是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在这一点上我从没有责怪过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我们上学读书。

 


现在,当我们长大有了孩子后,会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这样的培养,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而为自己的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为了让孩子学一门特长,我们带着孩子不停地奔波在去各个培训班的路上。我们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和自己一样,羡慕别人的多才多艺,自己却没有一门拿得出手的特长。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给孩子报一门兴趣班,并不是指望孩子在这上面有多大的成就,只是想让孩子多学一门技艺,多一门兴趣,多一条出路,让孩子受到一些熏陶,培养一下孩子的气质。

 

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让孩子选一些感兴趣的去学,在年少的的时候还是要多学,要不怎么知道自己的爱好,学的所有东西都会反馈给自己,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未来。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文戈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