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请狠狠给他一个拥抱!

叶佳妈妈 原创

2017-06-23 16:40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我国有几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这种传统的认知深入我心,因为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是这么教育我的,所以,我也很自然的在教育儿子时用上了这种方法。

当孩子不听话、做错事、或者吵闹让人感到烦躁时,我都是一个“打”字解决问题。

要问我对惩罚怎么看,放在之前,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嘛,也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古时候不是有私塾老师用戒尺打手心的嘛,放在现代“虎爸虎妈”不也是把孩子打进了哈佛北大么?

虽然我也会知道“打孩子”会使他叛逆、暴躁,但是好像没有其他办法能让孩子变得更好,打一顿起码能暂时的安稳几天呀!

不过,最头疼的是过段时间,总要请孩子吃顿“竹笋烧肉”,否则,他就会“三天不打,房顶揭瓦”!

可是打孩子很容易,不打孩子更容易,这是真的吗?

是的,只要注意以下两点就够了!

1. 认知不能错!

孩子犯错就必须受到惩罚,可是孩子的“犯错”就是真错误嘛,还是家长担心孩子损坏了自己的利益,妄图控制孩子呢?

拿孩子玩手机来说,孩子看见手机觉得新鲜,自然想去探索,这儿戳戳那儿点点,无意中卸载了软件,家长却认为孩子孩子乱碰,影响了自己工作(游戏),指责孩子笨,让孩子别碰,严重的还可能打骂孩子,伤了孩子的身心。

这样的惩罚是什么?是家长想从外在控制孩子别再做,是在为自己的懒惰(不和孩子合理解释)找借口,是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想其他更好的教育法,是无能草率的表现。

这是以羞辱和伤害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的惩罚,却偏偏是很多家长印象中对“惩罚”的理解。

真正的惩罚是什么?《正面管教》中提到:惩罚是“等值惩罚”,是以平等、友爱之心,让孩子体会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后果,以体验的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譬如孩子卸载了软件,后果可以告诉孩子,“因为你不小心删了我手机上有用的东西,惩罚是从现在开始你不能再玩手机了,但是,你可以选择玩乐高积木,或者去画画?不过遗憾的是我要在手机上补工作,不能陪你玩了!等我工作忙完了,妈妈还是会陪你玩的!”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是删了不小心删了手机上的东西,惩罚是现在不能玩手机了,妈妈也因为要工作不能陪着玩了!

2. 惩罚要合理!

惩罚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真正的惩罚,或是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

等值惩罚告诉我们,惩罚就是让孩子体会犯错带来的后果。

但实际很多时间,孩子在接受家长的惩罚时,之前已经被惩罚过一次了。这怎么理解呢?

比如孩子丢了玩具,在家长惩罚之前,孩子已受自然的惩罚,他接受的自然惩罚就是“丢了东西,再也玩不了了”“很后悔带出去、很难受”,这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惩罚了。如果家长此时再发火,教训孩子不能收好东西,是不是就是对孩子的第二次惩罚呢?

我们对孩子的第二次惩罚不一定非要打骂,而是可以给孩子一个冷静空间,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告诉他即使他没有保管好自己的玩具,妈妈还是一样爱他,不过可能不会再给他买这样的玩具了,孩子自然会懂得自己的责任,知道爱惜玩具,保管好玩。

这样是不是达到我们说的“用体验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了呢?

原来妈妈无需打骂,孩子一样讲道理,这就是“不惩罚不骄纵”来管教孩子的方法,原来拥抱也可以是惩罚!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