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孩子的时候,就走过去抱抱他

U12家庭教育 发布

2016-10-09 11:30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U12阅读提示:本文适合所有的爸爸妈妈阅读,全文1600字,需要花费您约4分钟的时间


1、

我老婆教儿子弹钢琴,一旦进展缓慢,轻则黑脸,重则打骂,鸡飞狗跳,全家不得安宁。我每次听得浑身烦躁就会想,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做父母呢?

像我这样当年的摇滚青年,“龟儿子”还没有做顺溜,突然一下变成“格老子”,好生不习惯。

关于儿童史的研究告诉我们:

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儿童成为家庭的绝对核心,一切资源、荣辱、幸福和希望,都要围绕着家里这个天使旋转,最后达到一种“儿童崇拜”的程度。

什么叫做“儿童崇拜”?简单说,孩子成为一切意义的根源和一切存在的核心。

这种情况,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美,到当代的中国,莫不如此。

皈依了“儿童教”的父母,越来越不好当了。运气不好没有外援的,总得事事亲力亲为,不仅要理论实践双全,还要外加运动员一样的体魄和钢丝打成的神经,方能勉强应付。

现在养小孩,再也不可能像传统社会一样粗放式经营。多少年前,一个大孩子带五个弟妹,任凭小孩在野地里疯、在市井里混的情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了。

如今养育一个小孩成本已经高得让人不堪重负,高得让人必须改变自己的一切,包括信仰、习惯、品位、生活方式、外加体型和钱包,还要美其名曰:“与孩子一起成长”。

记得初为人父的第一年,我便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在几个礼拜的时间里,达到了见到地板上有屎可以不假思索徒手抓起来的程度。

做父母对一个人的改变,比监狱改造犯人还要彻底一些。

2、

我常常对我老婆说,坊间出版的育儿经呢,都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社会上说的头头是道的教育专家,往往自己家里有难为人言的烦恼,小孩未必个个成才;反过来说,人生的赢家,父母却没几个是教育专家的,有些成功人士的父母恐怕还偏偏和流行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也未见得影响子女日后的成就。

可以说,教育是理论和实践最脱节的学科。不是“日用而不知”,就是“知而不能用”。所以不能不说,只有教育,是一门真正“高手在民间”的学问。

那我到底认同什么教育观念呢?

在哈佛大学做助教培训时,我听过该校教育学院一位教授的总结,深以为然。

教育其实就是表演,是一门精深的行为艺术。无论你心里想的是什么,都要心照不宣,含情脉脉的演起来。所谓“教子如戏,全靠演技”。

每一次身体力行的身教是表演,语重心长的言传更是表演。教育者和一个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个表演,是对孩子心理的洞察,对孩子的不动声色的引导,是全身心放低自己,尊重对方。如果父母准备不充分,投入不尽情,发挥不得力,这表演很有失败的可能。孩子们喝了倒彩,是不能责怪观众的。

3、

所以在大学里,就算有学生上课时说“我觉得古希腊是中国的一个省”,你也要微微点头颔首,做沉思状,娓娓道:“这是个很有趣的观点,你能不能进一步阐述一下?”

——这不光是为了让学生的期末评语打得好些,更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同样道理,就算小孩子再无稽幼稚,让你心里直骂:这小子在胡说什么?真特么太蠢了!可是在脸上,都要做出和他们一样兴奋惊喜的表情,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继续提问,继续探索。

如果教育的目标是让小孩快快变成大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大人暂时成为小孩。只不过,这时的大人(即父母),是一个有些虚伪造作、混入小孩堆里,模仿他们思维,特意与他们交朋友的奸细。他们的任务,是让反间的对象们,尽快脱离小孩的状态,像成人一样行动和思考。

可以说,用心良苦的父母都是老戏骨。只是当卧底的日子久了,入戏太深,难以自拔,再也回不了头。最后,这些行为艺术家们不仅改变了观众,自己也为深爱的这门艺术深深的改变了。

所以说,育儿是天下最容易也最困难的事情。亢奋与沮丧,自信与自责,恼怒与感动,厌倦与欣喜,总在一瞬间转换,让人如此猝不及防,又渐渐上瘾。借用周星星同学的名言: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这不,我老婆骂完了儿子,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又懊悔的对我说:“我想过了,我要改一改脾气。我决定,下次,我想骂他的时候,就去亲亲他;我想打他的时候呢,就去抱抱他。”


转载自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