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无条件相信你,也许是你犯得最大的错

U12儿童心理 原创

2017-07-27 09:00

栏目:心理大脑

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收听主播陈郁朗读音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相信-怀疑-再相信-再怀疑”的无限循环中,就像小时候的我们相信着这个世界上最正确的人就是我们的妈妈或是爸爸,但随着成长,我们逐渐开始怀疑父母的种种要求的合理性,于是我们开始坚信老师是这个世界上的公正的审判者,但随着长大,我们又开始怀疑老师的准确性,于是我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正确的选择,但又随着不断遭遇挫折,我们还会不断怀疑、修正、相信着。

说了这么多,本期节目我们想讲什么呢?其实我们想让各位父母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你是在向孩子不断灌输无条件相信你的理念吗?我想,这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让孩子无条件相信你,如果孩子真的这么做,不要洋洋得意,也许这是你犯得最大的错。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应该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个是对孩子爱的教育,一个是对孩子的理性教育。对孩子爱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孩子相信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给予孩子的;但对孩子的理性教育中,更应该让孩子明白,对事情,父母不会永远正确,孩子也不应该永远听从别人的,而是应该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这种判断一定都是基于怀疑与相信并存的基础的。

听起来似乎这些解释有些难以理解,下面我们来一点点仔细说明,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最科学的选择。

第一,孩子无条件相信父母的应该是爱,而不是选择判断。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相信自己,可以服从自己的任何要求,首先有这种想法,应该恭喜你,因为正常人都这么想,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样的想法源于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会让父母觉得一切是可以控制的,否则父母会觉得自己无法掌控、手足无措。但这种想法却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的确,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应该无条件相信父母,但是这种相信应该是相信父母是爱他的,父母是无条件接纳他的,父母是无条件给予他的;而并不是无条件相信父母所有的决定和判断,并且照做。

第二,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分离,而不是好孩子。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标准都是“好孩子”,换言之,是“别人家孩子优秀的一面”。因此,反过来就会迫不及待想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每一件事情。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有所疑虑,父母就会焦虑、不开心,使用各种手段打消孩子的怀疑。其实,这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出错了,所以我们选择的路径和方法肯定有问题。我们教育孩子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分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教育小时候的宝宝,最终都是希望长大后的他们可以自食其力,能力够当然飞黄腾达更佳,能力一般做一个可以养活自己、开心生活的普通人也挺好,所以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脱离我们的保护,可以飞向自己天空,并不是所谓的好孩子,好孩子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一定能够自己独立。所以,无论做什么,我们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帮助孩子独立,因此,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远比无条件按照父母要求做要靠谱的多。

第三,面对孩子的质疑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失落。

一个可以独立处理事情的孩子,脑袋中所保留的一定是处理事情的思维逻辑,而不是简单的每一件事情处理步骤,这也是不需要父母手把手去教孩子每一件事情的原因,更是孩子不需要遵从父母每个要求的原因。因此当孩子对我们的要求有质疑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和你对话,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服从者的角色。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这样的质疑,并和他们进行思辨式的讨论,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的进步会让你感叹自己思想的局限性。

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不是一个驯服的过程,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共同进步的过程,相互学习的过程,所以放开自己的想法,放飞孩子的思维,不要有那么多局限和必须,让孩子更加独立的成长是件幸事。

声明:本文由U12家庭教育网签约作者彭琳撰写,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