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间发生冲突,95%的父母都做错了!(分龄解决有办法)

栏目:心理大脑

年龄:


家长问:

儿子1岁多了,已经会自己到处走去找小朋友玩,可他经常主动去打别的小孩,抢人家的玩具,抓人或推人,弄得被人家孩子都不跟我儿子一起玩了。我们也反复教他该如何表达情绪,但还是如此,这难道是他的天性吗?该怎么教育呢?


专家建议:

1、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教给他各种情况都可以怎样用手势或语言去表达。平时多跟孩子聊天、讲绘本。


2、随时告诉孩子各种界限,比如,用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对方同意等等,只要能听懂话,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这些。另外,家长看得紧一些,在他冒犯别人时,家长要及时把孩子抱开,让他明白这样的做法是不能被接受的。


3、有些孩子打人是因为自己对人多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平时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看到大家互相帮助、友爱的一面,让他感到其他小朋友和家长都是很友好的。


4、有的孩子天生是运动型的孩子,他们喜欢肢体接触、碰撞,表现出来就是推、打。家长可以一方面带孩子做消耗体力的运动,同时也给孩子机会玩一些需要专注的游戏,比如积木、拼图、找不同等等。


5、家长自己反思下自身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给孩子做了的“负面”榜样。

 

3-5岁小朋友发生冲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游戏间会随时爆发小冲突,比如,因为抢玩具、因为有不同意见、因为对方破坏了自己的作品,等等。


专家建议:

1、家长平时就具体事件,教孩子一些处理技巧,比如,轮流玩、用其他东西来交换、委婉拒绝的方式、怎样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要求,等等。有了办法的孩子,往往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


2、家长不必对孩子的游戏过于严密地监视,遇到问题时,只要不涉及安全,就不必太急于去支招。很多时候,您静观其变,会发现孩子们自己摸索出了解决办法。孩子们需要在自己交涉中摸索规则。


总之,完全不教不管,和过于严密地监督保护,都对孩子发展交往能力不利。孩子有自己探索尝试的空间,他才能发展出比成人所想到的更丰富、更灵活的社交策略。

 

4-7岁的孩子搞小团伙、排挤同伴



幼儿特别是女孩,大概都有过被别人搞小团伙排斥的经历吧?不同年龄阶段,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含义都不同,要区别对待。


【情境A】

3-5岁阶段:一个小朋友说“我不跟你做朋友了”。


解读:

这往往意味着——他此刻跟对方有不同意见,无法一起继续玩,或他此刻心情不好,不想跟任何人玩,而不是真的表示“我以后永远不想跟你做朋友了”。


专家建议:

1、如果孩子当时没有在意,家长不必深究,因为他大概也没当回事。


2、如果孩子为此烦恼,家长可以让孩子复述当时的经过,想想有没有什么自己做的不对的。


3、如果他没有做错什么,那么,要引导孩子看到对方的实际意思可能是怎样的。


4、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表达才更准确,才不会让别人误会或伤心。


【情境B】

3-5岁阶段:两个小朋友,看到另一个孩子要来加入,对他说:“我已经有好朋友了,我不能跟你再做朋友了,我们不带你玩。”


解读:

这个年龄孩子这样的语言,不一定真的是排挤行为,这更可能是他们的社交能力有限,目前阶段,只能胜任两人的关系,无法应对多人关系。


专家建议:

1、被“排挤”的小朋友的家长,如果确认自己孩子没有做过什么冒犯对方的事情,那就不必太介意。


2、家长可以自己跟孩子玩,或者鼓励孩子寻找新的玩伴,或者让他想出新的玩法,来吸引别人一起玩。


3、告诉孩子,要锻炼多人一起玩的能力,玩时团结大家在一起,如果对方有错就好好沟通,尽量不要排斥别人。


【情境C】

7岁以上的孩子,几个同学合伙孤立另一个同学。


解读:

大孩子,特别是在女生之间,也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说,男孩的暴力是动手打架,那么这样搞团伙排挤一个人,可以算作女孩的“暴力”。家长对此不能采取完全放手的态度。


专家建议:

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无论您的孩子是哪一伙的,建议家长都要跟她多多沟通,了解情况,然后正面教育:我们可以选择跟谁或不跟谁玩,但不要搞小团伙、孤立别人;如果对方有错,或者双方有矛盾,要正面沟通、寻找共赢之策、最终达成和解;我们要学会理解、善待、宽容别人。

 

那么,孩子被打不会还手怎么办

 


幼儿性格使然.对有些孩子,即便你每天告诉他若干次要还手,到时他也做不到,因为他心里没那么多愤怒、没那么多攻击的冲动。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1、告诉孩子要及时躲避和保护自己。


2、看着对方、大声要求对方停止,必要时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


3、让他正确理解他人行为:打人是不懂事、不会处理冲突的做法,不意味着对方就是坏孩子,或者对自己不好。


4、对5岁以上的孩子,鼓励他找对方谈话,最终达成和解。


5、平时多给他自由交往机会、多让他自由玩闹。


6、家人跟他互动不要太细腻,多带他运动,偶尔跟他玩打闹的游戏,比如推手或枕头大战。找一些有探险、冲突情节的绘本故事书看。


这些都需要逐渐来,最终无论孩子能做到怎样,家长都不要为此斥责孩子,而要全然接纳。不要怕孩子会因此一直被欺负,因为多数情况下,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社交能力都在提高,之间的肢体冲突会越来越少。

 

“家长的话”

我们与其挑剔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如多多反思自己跟孩子的互动方式:我们跟孩子有不同意见了,是马上翻脸生气,还是灵活、协商、寻求共赢之策?我们是否展示出了尊重与同理心?我们是有很多控制、威胁、强迫,还是接纳和信任……


亲子关系,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接触到的人际关系。我们,代表了未来他将遇到的所有人类,我们需要向孩子诠释了什么是爱,我们也示范了与人相处之道。


所以,好好对待我们的孩子吧,让他们从我们这里,感受到人际交往的美好!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