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三兄弟——王之涣、王昌龄、高适

叶佳妈妈 原创

2017-03-14 09:53

栏目:听和读

年龄:

我国四大边塞诗人是: 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这一期音频里我们聊聊边塞诗人三兄弟——王之涣、王昌龄、高适!

唐朝那会儿,诗写的好会被人编成歌曲来唱,上一期在讲王翰的《凉州词》时就已经提过。而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也都曾被编成歌曲来唱,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某一次,他们3个在酒馆喝酒,来了一群表演的。王昌龄说,看看有没有人唱我们的诗。

艺人们唱了王昌龄的、高适的,快结束了还没有王之涣的。他们都问王之涣的有没有啊,王之涣说,唱你们诗的一看就不是今天的大牌,大牌都在最后,说不定我的诗就是大牌唱的。

结果,压轴的正是王之涣的诗。这么看,王之涣写过很多诗,只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6首,其他都失传了。

我们按诗人们的出生顺序看他们的诗,王之涣(公元688年—742年)王昌龄(公元698-757年)高适(公元700-765年)岑参(公元715-770),先来看看王之涣。

1)王之涣

王之涣的边塞诗有一首非常有名,把黄河想成来自白云之前,意境开阔,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约等于2.3m—2.6m)。

羌笛:羌族乐器。

何须:何必。

杨柳:“柳”与“留”谐音,唐代折柳赠别之风极为流行,这里是《折杨柳》曲。

度:越过。

玉门关:如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如此荒凉的玉门关啊!

赏析:

前两句描写黄河和万丈孤城,既写出了边塞的宏伟广袤,也微微表现了万仞孤城的孤独和荒凉。前两句的写景,也烘托出后两句对边塞人事的感慨。

在这种孤单荒凉的环境中,听到羌笛吹奏悲凉的《折杨柳》曲,难免会触动“伤离别”,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气说,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也有人认为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有暗暗讽刺的意思。

2)王昌龄

王昌龄很冲动,不安心在家种田写诗,在当官前就曾一个人去了西北,感受边塞气氛,写出了很多边塞诗。他写诗写得高兴,干脆跟着军队走,途中一口气写出7首《从军行》。他写的《出塞》被明人李攀龙推奖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就是唐朝最好的七言律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

“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译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赏析:

前两句勾勒出一幅苍凉景象,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这也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3)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有点难,这一期我们就聊首他的送别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荒寒的背景下,诗人为好友董庭兰送别。在前两句的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奔波,是不是很惨,可诗人在三四两句中,却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但实际诗人自己也是飘泊不定,连喝酒的钱都没有,这在别董大的另一首里,“今日相逢无酒钱”中可以看出。

译文: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庭兰你呢!

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