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到站了》单纯而丰富,浓缩人生百态!

U12儿童阅读 发布

2016-10-26 13:50

栏目:听和读

年龄: 3-6岁6-12岁

五味太郎 (作者)  朱自强 (译者)  明天出版社

《巴士到站了》以“巴士到站了(バスガきた),某某该下车了(……おりた)”构成回复旋律。人们乘坐巴士到达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那一站下车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否猜出每一站是什么地方?下来的人们都是什么职业的呢?而巴士的下一站又会停在哪里呢?

一位色彩魔术师——五味太郎,用非常鲜艳美丽的色彩,规划了巴士的路线:从海边、山边、小区、新市镇、大都会、游乐场、运动场、医院、市场、垃圾场、制片场……到停车场。透过色彩,不仅将不同停靠站所代表的生活气氛表露无遗,也透露了巴士服务的各种人的职业,以及服务时间。最重要的,缤纷的色彩也让巴士每天的行程变得非常愉快。

巴士到站了。来扫墓的人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来画画的人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去卖货的人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盖大楼的人精神抖擞地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不知为什么,很多人急匆匆地跑下了车。

巴士到站了。人们成群结队、兴冲冲地下了车。

巴士到站了。打电话叫来的人下车了。“让您久等了。”

巴士到站了。总是输球的球队下车了。他们说:“今天一定要加油!”

巴士到站了。护士小姐来接病人。

巴士到站了。妈妈一边盘算着晚上烧什么菜,一边下车。

巴士到站了。这里没有人要下车。

巴士到站了。让人等得不耐烦的人下车了。他对大家说:“对不起!”

巴士到站了。从远方归来的人怀着思乡的心情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被人给他买东西的人、买东西的人、不情愿地给别人买东西的人下车了。

巴士到站了。啊,司机先生下车了。

在《巴士到站了》这本图画书中,五味太郎像锤炼金子一样,将“单纯性”发挥到了极致。

1. 语言是锤炼过的。作家在整本书中只使用了一个句式:“巴士到站了。……下车了。这一个句式的反复运用,赋予作品一种单纯、明快的节奏,一种匀称、舒畅的呼吸。这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句式,可以包罗万象。

2. 叙事是锤炼过的,单纯得几乎没有故事。但是,作家抓住了幼儿最感兴趣的交通工具——巴士,描写巴士到站后下车的乘客,这就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神,因为儿童对巴士等交通工具的兴趣,深层里蕴含着他们想到远方去的愿望。

3. 图画也是锤炼过的。五味太郎是一个喜欢单纯、明快事物的人,他在《创作图画书》一书中说:“我不是以画出画来为最终目的的所谓的画家。我是想创作书,为了创作书才同时运用了绘画。……因为想顺应创作书的愿望而作画,所以我很在意绘画材料的选择。我必须拥有能够直接呈现我的意愿的绘画材料,它不会妨碍意愿的表达。”

4. 《巴士到站了》的构图是单纯、简约的,画面中不出现“妨碍”作家要表达的“那一个”(每个画面只有一个)东西的多余资讯。所有人物、事物、景物都只有简洁的轮廓,绝不作细部勾勒,以至于就是由一个个色块来组成。不暧昧、不含混、不拐弯抹角、没有多余的东西,这正是《巴士到站了》的绘画风格。也正是以这样单纯的绘画,凸显他所要表达的“意愿”。

5. 单纯的《巴士到站了》又是丰富的。它亦实亦虚,以行走于各站点之间的巴士,象征了人生百态。

这里有失败中的坚持和努力(“总是输球的球队下车了。他们说:‘今天一定要加油!’”);有为了生活的奔波(“急匆匆地跑下了车”);有荒废(“这里没有人要下车”),也有建设(“盖大楼的人精神抖擞地下车了”);有离去和归来(“从远方归来的人怀着思乡的心情下车了”);有人际关系(“别人给他买东西的人、买东西的人、不情愿地给别人买东西的人下车了”)。五味太郎为我们描绘的是一部浓缩人生百态的“巴士”,他不画任何一个具体的乘客,这样我们每个人就都成了这人生巴士里的乘客。以无为有,以少胜多,五味太郎的高明正在这里,《巴士到站了》的魅力正在这里。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