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医饮食调理—夏季篇

U12育儿营养 发布

2016-05-06 16:01

栏目:健康营养

年龄: 3-6岁6-12岁

夏季气候炎热,稍有不注意,宝宝就生病了,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调理?一起听一听中医专家的建议。 

夏季到了,冰棍、汽水、冰西瓜……各种让宝宝大呼“过瘾”的消暑产品给宝宝带来凉快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咳嗽、拉肚子等各种健康烦恼。 

饮食调理要点1:忌食寒凉 

中医理论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再喝凉的东西,就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若此时饮食过凉,如吃冰淇淋、凉酸奶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 

宝宝咳嗽多会伴有痰,痰的多少又跟脾有关。脾是后天之本,主管人体的饮食消化与吸收。如过多进食寒凉食物,就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聚湿生痰,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此,咳嗽的宝宝首先要禁食寒凉。 

脾胃虚弱宜“粥道” 

脾胃衰弱的宝宝,夏日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品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所以喝粥是个好选择。 

对于脾虚疾多的患儿,平时可多食山药,或煮莲子粥、薏米粥及大枣粥等。 

另外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也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记得不要浪费哦!

饮食调理要点2:忌食肥甘厚味 

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如各种炖肉、烤肉,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对于那些有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 

肥甘厚味食物汇总 

辛辣类 

包括大葱、洋葱、大蒜、蒜苗、蒜黄、韭菜、姜、胡椒、辣椒、花椒、酒、芥末、咖喱等。这些食物少量食用有健胃的作用,但若宝宝有咳嗽、眼部疾病、口舌生疮、疖肿、痔疮等病就不能食用。 

生冷类 

包括西瓜、李子、梨等。这些食物适合便秘、咽喉痛、口渴等病症。但食用过多易影响宝宝的脾胃功能,对于腹痛、胃病、呕吐、腹泻、水肿的患儿则不宜。对于蔬菜,也要尽量减少生食,最好做熟后再食用。 

油腻类 

包括含过多油脂的肉类食物,如猪头肉、红烧肉、扣肉、肉丸子、肥肠等。这些食物不宜消化,凡是患黄疸、咳嗽、大便稀薄的宝宝都不要食用。 

发物类 

包括黄鱼、带鱼、虾、蟹、蚌肉等水产品。这些食物在中医中属于发物,容易诱发固有的疾病,比如过敏症、皮肤病的患儿不宜食用这些食物。 

除了海腥类食物外,还有香菇、竹笋、芥菜、鲤鱼等,这些食物都容易诱发旧疾,加重新病。 

饮食调理方案3:宜食清淡 

夏季天气炎热,食欲降低,尤其是那些喜食水果、冷饮的宝宝,更易引起食欲下降。另外,小儿消化吸收功能差,所以,家长就要在膳食上多花些心思,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 

在保证牛奶、鸡蛋、瘦肉、豆腐等优质蛋白充足供应的同时,还要多吃含维生素多的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莴笋、扁豆、冬瓜等。 

宝宝在咳嗽期间饮食要清淡、少油。长期咳嗽不愈的患儿,可用梨加冰糖煮水饮用,它的效果是润肺止咳;鲜百合煮粥,对咳嗽日久、肺气已虚的儿童效果甚好。 

多五谷杂粮 

家长要帮宝宝学会掌握“三分饥”,避免日常饮食过饱。同时,还要在每日饮食中,多给宝宝食用一些五谷杂粮,红豆、绿豆、燕麦、玉米、糙米等能给宝宝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补充夏季大量出汗人体流失的养分,还能起到额外的功效。 

例如红豆汤能够补血、利水,绿豆汤能够防暑解毒。 

在中医学中认为,饮食调理是重要的一点,如果饮食不当对疾病好转极为不利。 

影响疾病的治疗 

在发病过程中,如果病人吃了不适当的饮食,可使病情加重延长治愈时间。如黄疸病人治疗期间又进食油腻食物,会导致黄疸迟迟不退。 

引起疾病反复 

当疾病刚刚治愈或快要好的时候,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由于食欲的增强,往往会饱餐一顿或放开肚子吃禁忌的食物,这样就使病情反复。如水肿刚刚消退的病人,早吃咸味食物,可导致水肿复发。 

产生后遗症 

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或病好后的一段时间都要遵守饮食的禁忌,否则轻则延长病情,重的会遗留下终生疾病。如小儿麻疹后期,吃盐或糖过多会导致哮喘,每次疲劳、受凉或饮食过饱后发作。 

因此每次看病后,不仅要听医生叮嘱药如何吃,更要记清饮食上要注意的问题。回家后,再详细看看药品包装上的说明,做到饮食上心中有数。

评论0

还可输入140个字